地包天有別于正常咬合關系,一般地包天患者都是下前牙在上前牙前面,有的患者還會由于發育過度,而伴有偏頜等現象,對此,本文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地抱天。
地包天是怎么形成?
在幼兒時期,“地包天”孩子像“嘟著嘴”,一些家長會覺得可愛”,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問題。孩子到了青春期,進入頜骨發育又一高峰期,因為上頜發育不足,下頜發育過度,臉部變長,臉形變癟,就不好看了,這時候再想矯正會比較困難。
“地包天”是牙列的一種錯合畸形,要盡早就醫,及早干預,避免畸形加重。如果能提前干預,能夠一定水準刺激上頜骨的生長,從而使上下頜骨的發育協調,避免成年實行正牙手術。一旦錯過了矯正的時期,除了通過矯正使牙齒排齊,還要等其成年后實行外科正牙手術,以使臉型變得正常。
導致“地包天”的原因很多,比如遺傳導致的結構錯位、后天不良刺激、錯位咬合等。有些媽媽喜歡“躺著喂養”,這就是一種常見的不良刺激,寶寶為了更容易吸奶,會不自覺地下頜前伸,時間一長可能導致“地包天”。
地包天類型有哪些呢?
一、牙源型
多由局部障礙引起,表現為單純性前牙反合,反覆蓋較小,磨牙關系為中性或開始近中合。下頜大小形態正常,上下頜骨關系正常,下頜能后退至切對切關系,顏面基本正常。
二、功能型
多由不良哺乳姿勢等而引起的下頜功能性過度前伸和前牙反合,下頜大小和形態正常,下頜能后退至前牙切對切關系,又稱假性下頜前突。
三、骨源型
就是骨性地包天,它多由遺傳和疾病等因素所致。除前牙反合外,反覆蓋大,磨牙為近中合,并有領骨畸形,表現為下頜體長,下頜支短和下頜角鈍,上頜發育不足,額部明顯前突,下領不能自行后退,面部呈凹面型,有時還伴有開合畸形,骨性的地包天就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了。
綜上,便是針對地包天形成原因及類型做了詳細說明,骨性地包天患者正牙醫生建議及早治療,以免隨著年齡增長而更加嚴重,希望上述內容能幫助到你們!